安防网讯 5月17日,广州市傍晚起受强对流云团影响,全市出现狂风暴雨天气。20时,广州市天河区上空电闪雷鸣,长长的闪电击中高楼大厦,打破夜空的宁静,整个天空被照得通亮。眼下正是雷雨天气多发的季节。细雨绵绵,雷声交加。建筑防雷、生活防雷等话题提上日程。
防雷,是指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的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而雷电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我国也是一个雷电灾害频发的国家。雷击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根据雷电产生和危害特点的不同,雷电可分为直击雷、球形雷、感应雷、雷电侵入波。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危险环境是防雷的重点对象。
高层建筑防雷要内外兼修
我国著名防雷专家、国际电工委员会防雷委员会IEC/TC81/WG3中国专家关象石表示,高层建筑遭雷击很正常,建筑物越高,与雷云的距离越近,遭雷击的风险越大。
从建筑防雷的角度可以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或钢结构等作为接闪器,用以拦截雷闪放电,一般情况下,被直击雷打中以后影响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因雷击引起的非金属物着火,以及建筑物表面的墙皮瓷砖等打下来造成的二次伤害。但是,这个问题不好解决。比如,不可能用钢把上海东方明珠塔上作为发射天线的球体包起来,那样它的天线就发射不出信号。上海东方明珠塔雷击起火的原因在于玻璃钢材料制成的小球内的保温层为非阻燃材料。为防止雷击着火,可以将其保温层换成阻燃材料。
高层建筑遭雷击仍属于小概率事件,不能过分担心,但也不能放松警惕。
建筑物防雷分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装置为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内部防雷装置为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等。关象石认为,我国高层建筑外部防雷工作做得比较好,而内部防雷工作相对薄弱,建筑物内的电气、电子系统防雷应成为高层建筑防雷的重点。
现在,人们几乎离不开电子产品。而电气、电子设备很‘娇嫩’、敏感,如遭受直击雷或雷击电磁脉冲,很容易造成电气、电子系统的损坏以及火灾,其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会很大。目前,建筑物内部防雷措施容易被忽视。
统计分析和大量的雷灾调查表明,雷击伤亡事件和雷电灾害大多是由于未采取防雷安全措施和防雷装置不完善所致。现有建筑物的防雷装置不完善,是导致建筑物发生雷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为了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损失,应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对学校、医院、宾馆和高层建筑进行定期检测;建设单位在防雷装置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和技术、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确保建筑防雷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应加强公众的防雷科学知识普及,提升公众的防雷意识和防灾避险与自救能力,从而远离雷灾,给生命以呵护。